UTO財經|與主席對話 | 李秀恒: 環保經濟息息相關
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近幾個月持續遭山火肆虐,引起國際關注。據巴西政府八月二十四日公佈數據顯示,雨林近日又再出現數以百計新火頭,增加全面滅火難度。而在今年一月至八月期間,亞馬遜錄得超過七萬五千宗山火,創二○一三年以來最多火警案例紀錄。
亞馬遜雨林面積約有美國國土一半那麼大,不僅是很多稀有動植物棲息地,每年更排放全球約百分之二十的氧氣,被視為是緩解全球氣候暖化重要資源。亞馬遜大火燒毀大量林木,隨時令國際社會近年遏制氣候變化所作出的努力付之一炬。因此出席G7峰會的各國領袖,均同意協助救援亞馬遜雨林大火,更希望通過杯葛與南美簽訂貿易協議方式,向巴西政府施壓,逼使巴西政府加大對滅火投入。
近年各國政府重視環保,是因為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有密切關係。聯合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若溫室氣體排放量沒有按《巴黎協定》目標大幅減少,到了下個世紀初,美國可能因環境問題,令GDP出現超過百分之十的損失。同時全球暖化引發的極端天氣,亦會在全球範圍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由此可見,推廣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不僅可保護自然資源,亦可看作是保護未來經濟資源。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及第二大經濟體,自從中國把「兩山理論」(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寫入十九大報告後,也愈來愈重視可持續發展經濟和生活模式。除了在全國推廣塞罕壩和右玉精神,大規模植樹造林,改善環境,七月份還率先於上海實施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條例,以及禁止酒店提供六類一次性日用品,從源頭減少垃圾產量,增加資源循環利用效率。此外,廣州亦宣佈將從九月一日起,停止酒店房間內提供一次性日用品,並不再主動提供即棄餐具,預計類似措施將陸續推廣至全國一線城市。
經過四十年發展後,粗獷且消耗型發展模式已不再適合中國社會。現時推廣可持續發展,不但有利內地企業向低消耗、高產出的現代化生產轉型,亦可改變居民生活模式。沒有任何一種資源可以經得起十四億人口長期消耗。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