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港5歲以下濕疹兒童患者近萬人 確診嚴重級別僅一成 家長壓力大易焦慮

異位性皮膚炎(AD)又稱濕疹,是香港以至全球最常見的兒科皮膚病,在先進國家,過去數十年濕疹的患病率增加了2至3倍。

在香港,《國際哮喘和過敏研究》(ISAAC)第一期(1994-1995年)和第三期(1999-2001年)的研究結果顯示,13至14歲兒童濕疹患病率保持3.8%和3.9%;6至7歲兒童的患病率則從3.6%略增至4.2%。另一份2007年發表的文獻則顯示,學前兒童的濕疹患病率為5.6%,這10多年來缺乏相關數據。

截至2023年底,香港兒童學前人口(6個月至5歲)約為16.9萬人,若以濕疹患病率5.6%計算,即當中約有9,464名幼童患有濕疹。由於確診率十分低,因此全港獲得正式診斷而確診為嚴重程度濕疹類別的兒童患者,只有約10%,即179人,而現正在醫管局就醫的兒童患者總數只有於80人以下。儘管現時醫療體系用藥指引已提供治療方案,但仍有佔半數(50%)的濕疹兒童患者對現有治療反應無效。

濕疹兒童學習障礙風險高77%
濕疹除了給兒童帶來身體不適,同時也影響他們成長的心理及社交發展,例如因皮膚痕癢阻礙睡眠、情緒受困擾、影響學習能力、因外表而影響自我形象等。

9月14日為世界濕疹關注日,濕疹關注組聯同香港過敏協會舉辦今天的記者招待會,呼籲大眾關注兒童濕疹外,亦希望政府增加資源以支援濕疹兒童患者家庭。記者會首先請來香港過敏協會主席及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何學工醫生,揭示濕疹給病童及其家人帶來的隱憂。他表示,現今香港大約有16萬名14歲以下的兒童患有濕疹,發病率持續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小學學童,發病率高達4成,更有16%在過去一年內出現痕疹發作。

何學工醫生進一步指出,濕疹對兒童的影響不僅是皮膚表面的問題,而是可能引發的一系列身心困擾。持續的痕癢和酸痛會降低睡眠質量,心理和情緒造成困擾,引發煩躁易怒、行為紀律問題等;同時,濕疹也會對兒童的日常生活如衣著選擇、飲食帶來諸多限制,繼而影響情緒,導致濕疹惡化並形成惡性循環。

另外,一項研究顯示,患濕疹學童的學校缺席率及精神難以集中情況比一般學生嚴重得多,影響學習表現;另一項研究則發現,患有濕疹的兒童及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充滿波折,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的衝突和不理解都可能對他們產生負面影響。

更令人關注的是,濕疹長期可能導致兒童的身體生長及認知/神經發展產生延遲。有案例顯示,一名7歲患有濕疹的女童比她的無濕疹雙胞胎姐姐矮10厘米,而17歲或以下濕疹患者的學習障礙風險比一般兒童高出達77%。

超過5成濕疹兒童家長憂鬱不容忽視
另一方面。家長在照顧患有濕疹的子女時,也承受了極大的煎熬。每年家長因濕疹發作而失眠的日子多達55.4日,遠高於一般家長的失眠日數;他們平均每星期要花9.5小時處理子女的濕疹問題,若濕疹嚴重,可能需額外花5至10小時;67%的家長指,處理或擔憂子女的濕疹問題會令他們的工作表現下降;82%表示即使濕疹暫時控制住了,仍然擔心會隨時復發;54%家長因子女的濕疹問題而感到哀愁或憂鬱。

輕微濕疹患者可能一年需看醫生7次;中度患者13次;嚴重患者更需23次,而輕微與嚴重病情相比,醫療支出可相差高達5倍。何學工醫生強調,濕疹不僅是一種皮膚疾病,更是一個影響整個家庭的問題,濕疹病童及家長的心理需要均不容忽視,社會各界應共同關注和給予支持。

港受濕疹困擾兒童比率逾3成
另外,皮膚科專科何景文醫生繼續深講解兒童濕疹兒童的成因及治療方法。他指出,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症,其常見症狀包括紅疹、痕癢、鱗屑、乾燥、滲血水及皮革樣增厚。

根據全球18個國家/地區的研究數據,兒童濕疹的盛行率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0.5至5歲的年齡組中,濕疹盛行率為12.1%;6至11歲為13%;12至17歲更達到14.8%,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兒童患者濕疹達到中度至嚴重程度。

濕疹是一種過敏病症,與哮喘及鼻竇炎一樣,可能是過敏所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應的結果。何景文醫生解釋,濕疹的成因錯綜複雜,包括遺傳、免疫及環境因素的交錯影響,導致身體出現慢性炎症,影響皮膚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進而併發濕疹。

本港受濕疹困擾兒童比率高達31%,何景文醫生提出幾個可能的原因。首先,香港潮濕炎熱的氣候令人增加汗液分泌,對皮膚造成刺激;其次,過度清潔的生活習慣、空氣污染及西式飲食習慣,也可能是導致濕疹高盛行率的因素。

在治療方面,何景文醫生詳細講解了不同濕疹程度的治療方法。歐洲有一套治療指引,塗抹適量護膚霜、避開致敏原和加強有關濕疹教育,是最基礎的方法,而對於輕微濕疹,可以使用外用類固醇、外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敷濕毛巾等方法;至於中度濕疹,可採用外用類固醇、外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以及紫外光照治療和身心靈輔導;針對嚴重濕疹,則需要使用生物製劑、免疫抑制劑或小分子藥物等進行治療。

加拿大一項研究顯示,中度至嚴重濕疹兒童患者大部份患者採用外用類固醇,當中只有32%的12歲以下患者有使用全身性治療方案。全身性類固醇分三類,包括生物製劑、口服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但使用免疫抑制劑時需要密切留意患者反應及情況,因有一定的潛在副作用,包括增加受感染風險、胃部不適及嘔吐、血壓上升、肝腎損傷,所以需定期抽血監控肝腎功能。同時,長期口服類固醇不是一種選項。

生物製劑6個月嬰兒已適用 改善濕疹達75%
至於新型生物製劑,是一種標靶式針劑,針對需要全身性治療的嚴重濕疹患者,尤其對外用藥物反應不佳者,適用於6個月至11歲的嬰幼兒及兒童,和12歲或以上的青少年及成年患者。通過注射形式給予治療,主要是阻斷導致發炎的細胞激素,從而紓緩痕癢及發炎等症狀,並且較為安全,不會抑制整個免疫系統。臨床數據顯示,6個月至5歲的中度至嚴重濕疹兒童患者開始接受生物製劑16星期後,53%病情達EASI-75,即濕疹範圍及嚴重程度與治療前相比有最少75%改善;痕癢(NRS)程度降低9.4%。

另一種全身性類固醇方案為口服標靶藥物屬小分子藥物,阻止免疫系統生成過多可引起炎症的細胞因子,但其他細胞訊號傳導途徑也會同時被阻斷。因此,其存在其他不良影響的風險,使用藥物的患者需接受醫生定期監測 (包括血液測試)。目前香港核准有三款,惟暫時未有一款適用於12歲以下濕疹患者。

何景文醫生總結稱,現時兒童濕疹治療的選擇不再限於傳統的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新式的標靶治療亦能針對炎症源頭,快速改善病情,所以千萬不要放棄治療,有助病患及其家庭早日擺脫困擾。

病童家長分享:全家受困擾
兒童濕疹的確給不少家庭帶來極大困擾。陳太是一位擁有三個孩子的母親,小兒子患有嚴重濕疹,她在記者會上分享了她的心聲。小兒子出生後三個月便開始出現濕疹症狀,陳太回憶道:「最初我不清楚這些紅疹和皮膚問題其實是濕疹的先兆,直到小兒子六個月大時,一次政府醫院的檢查才揭開了真相。當時小兒子的皮膚已經發紅出水,並有細菌感染,醫生建議緊急入院治療。經歷了兩個星期的住院治療後,小兒子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濕疹問題卻一直困擾著我們全家。」

照顧濕疹兒童 家長精神倍受消磨
對於陳太來說,小兒子又痛又癢的苦況讓她心如刀割。「每天夜晚我不得不與小兒子同睡,因為他經常被痛癢折磨,需要不斷安撫和照料,兩個人都睡不好。第二天又要早起送三個孩子返學校和日托中心後才去上班,放工後再接孩子們回家。」這種情況不只讓小兒子疲憊不堪,也令陳太精神和體力倍受消磨,甚至曾有段時間出現情緒崩潰,幸好在濕疹關注組幫助下,她逐漸找回了勇氣和堅強,繼續面對挑戰。

除了應對小兒子的病情,陳太還要應對外界的壓力和目光。帶著小兒子出門時,奇異的眼光和無情的評論讓她倍感困擾。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小兒子的皮膚更容易受到刺激,讓症狀加劇。這讓陳太感到無比沮喪,有時甚至不敢帶小兒子外出活動。

小兒子病情反覆,陳太小兒子由公立兒科轉介到專門治療濕疹的公立兒科皮膚科。醫生建議她使用漂白水浸浴、生理鹽水敷面,以及使用類固醇和抗生素等藥物治療。雖然小兒子的皮膚狀況有所改善,但症狀仍然反覆出現,讓陳太倍感無助。

濕疹醫療開支 令家長百上加斤
最近醫生建議陳太讓小兒子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醫生告訴她有六至七成機會好轉。這種治療每月費用高達三千多元,對於一個要照顧三個孩子的家庭而言是不小的負擔,加上每月更要付擔其他相關醫療開支如生理鹽水、管狀繃帶、濕疹用潤膚膏,營養食品等,但為了小兒子的健康和幸福,陳太決定嘗試這種治療。

至於陳太的丈夫,表面上雖沒流露出壓力,但她知道他背地裡哭過,在默默承受著這份重擔。濕疹不僅讓小兒子受苦,也給整個家庭帶來了痛苦和折磨。

陳太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母親無盡的愛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即使面臨巨大的困難和壓力,她為了小兒子的健康和幸福仍不斷努力。她的故事也提醒我們,多點關愛和支持那些在困境中奮力前行的人,希望所有患者能早日戰勝濕疹,重拾快樂和健康的生活。

病人組織冀政府增加資源 支援濕疹兒童家庭
濕疹關注組註冊社工黃敏兒女士於記者會上表示,家長在照顧他們時經常感到強烈的無助感及無力感,易出現焦慮及抑鬱徵狀,長遠影響親子及家庭關係,如出現語言暴力、家庭衝突等等。家人之間出現矛盾或兒童反抗行為,為病情帶來負面的影響。這些都會不經意加深家長及兒童的壓力,甚至影響照顧者與家中其他小孩之間的關係。

而低收入濕疹家庭所面對的問題更為嚴峻。除了日常生活的開支外,亦要負擔沉重的經濟壓力去治療子女的濕疹。醫生診金、藥費及其他相關醫療開支等,都會為低收入家庭帶來龐大的經濟負擔。而狹窄的居住環境更會加劇濕疹的症狀。

黃敏兒女士就以上問題提出建議,冀政府增加資源支援濕疹家庭:

加強社區及醫護對濕疹的教育
加強對家長、醫護人員、老師、照顧者、幼兒工作員、社工等的教育,讓他們對濕疹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以支援患有濕疹的兒童。

加強家長心理情緒支援
透過設立支援熱線,為照顧者提供心理情緒支援。照顧者因長時間的照顧工作,需要面對沉重的照顧壓力,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以及需要緊急支援的情況。

調整生物製劑納入安全網的年齡限制至6個月
現時6歲或以上的患者使用生物製劑已納入安全網。希望政府能盡快調整年齡限制,讓半歲至未滿6歲的幼兒患者亦可在使用生物製劑時能申請政府藥物資助,幫助有需要家庭。

推出針對兒童照顧者的社會保障政策
建議政府增設針對兒童照顧者的社會保障政策。照顧者當中有不少高危群體,除了濕疹外,還有SEN兒童照顧者、單親兒童照顧者等。他們比一般照顧者承受更大的壓力,支援也更少,建議政府設立普通額及高額兒童照顧者津貼,讓不同照顧程度的兒童照顧者申請 ; 增加托兒服務的名額舒緩照顧者的壓力。

個人頭像照片

浩楠

Stars-hk 創辦人, 希望建立一個只談專業, 不談八卦的娛樂資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