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社會公益

傾力克服香港的貧窮問題 締造更平等而溫暖的社會

劉仲恆醫生

扶貧委員會及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委員

貧窮問題普遍存在於很多國家和城市裡,香港自然也不能置身度外。雖然有人說香港的貧窮情況其實是「相對貧窮」而不是「絕對貧窮」,但從香港高達0.539的堅尼系數來看,貧富懸殊也確實是一個不可忽略的社會問題。

一直以來,處理貧窮問題都是香港特區政府的一個施政重點,除了在整體上推動經濟發展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之外,政府也積極促進社會流動,通過在教育、兒童發展、培訓和再培訓等方面投入大量資源,提升香港勞動人口的技能和競爭力。此外,雖然香港奉行「積極不干預」的自由市場經濟理念,但特區政府仍然在教育、醫療衛生、房屋和社會福利等方面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巨額的恆常補貼,以確保有經濟困難的家庭也可以應付生活各方面的基本需要。

2012年12月,香港成立了扶貧委員會,成為特區政府在扶貧方面的工作伙伴。扶貧委員會作為政策平台,收集了很多寶貴的社會意見,在落實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制定「貧窮線」、推動關愛基金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實事,配合政府推動扶貧工作。

委員會在扶貧方面的理念是鼓勵青壯年人通過就業自力更生。然而,在職貧窮也確實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很多人雖然已經受到最低工資的保障,但他們的工資仍然很低,尤其那些孩子較多的家庭,工資難以滿足生活上各種各樣的財政需求。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鼓勵這些人士繼續就業,相應減低了他們干脆放棄工作而對社會福利方面所造成的壓力。另外,由於每名合資格的孩子都可以獲得兒童津貼,這個計劃其實也幫助了在職貧窮家庭的兒童向上流動,有助改善跨代貧窮的情況。

然後再看看房屋方面,特區政府一直為合資格的市民提供公共房屋。根據香港房屋委員會的最新年報顯示,在2020年三月,大概有200萬港人居住在由房委會提供的公共房屋裡,這已占全香港人口的三成。除了公共和資助房屋,政府近年也努力提供過渡性房屋,這種住房有助舒緩那些住在「劏房」而需長時間輪候公共房屋的家庭。去年,香港的立法會為非政府機構撥款50億港元興建過渡性房屋,並把單位的供應量目標由原來的一萬間提升到一萬五千間。

扶貧工作做得好就一定可以把香港建設成一個更平等、更溫暖的社會,我期待著更多人投入這項有意義的工作。

個人頭像照片

浩楠

Stars-hk 創辦人, 希望建立一個只談專業, 不談八卦的娛樂資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