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O財經|菲嚟開股 | 聶Sir市評:恆指略收低於28,000點,港股尋寶時機再現。
UTO財經|菲嚟開股 | 聶Sir市評:恆指略收低於28,000點,港股尋寶時機再現。
本文開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若大市必須見調整,你希望是約三成或四成,還是超過七成呢?」似乎答案不言而喻,大家會選前者,但現在因著內地發佈對資訊科技和生物科技行業發展的政策規範消息,令相關股份受壓,埋怨的聲音卻是此起彼落。
看來理性上普遍投資者明白新經濟行業規範是有必要性;但情感上面對持股市值不斷蒸發,心裡卻感到難受。
單看ATMJ四隻大型資訊科技股,阿里巴巴─SW (9988)、騰訊控股 (0700)、美團─W (3690) 和京東集團─SW (9618) 截至7月7日收市,從今年高位累跌23.78%、29.23%、37.83%和32.12%。
騰訊單獨仍跑贏大市
平均值是下跌30.74%,而同期恆生科指則由高位累跌30.89% (11,001 → 7,603點),反映上述四個綜合表現,輕微優於大市,其中實則是阿里和騰訊跑贏。
但要留意阿里歷史高位是見於去年,不像其餘三股均見於今年2月,阿里於2020年10月28日高見309.40元,相對昨日收報205.80元,累跌33.48%,這意味著只有騰訊單獨仍跑贏大市。
觀察去年 (見於10月) 和今年 (見於1月) 高位,分別是309.40和270.00元,經已調整逾一成二,所以若論到政策風險,阿里的股價表現早已給投資者預警。
政策規範防股市爆煲
若於1月20日阿里高見270.00元後股價回落,大家便意識到其他同行股價下行只是時間問題,及早作出避險安排,相信現在見新經濟股下跌,又是另一番感受。
當然,面對大市由今年2月中至今不足五個月從高位下跌約三成,虧損幅度不算少;但值得留意本文開初表示大市最壞情況可深度調整超過七成,而這種局面筆者認為已不會出現,正是由於現在的國策對相關行業的規範,大大減低互聯網產業出現的結構性風險。
試想想,倘若不對大型電商平台進行反壟斷規管,行業中的壟斷局面必然出現,屆時消費者要長期買貴價貨的風險將顯著增加,民生會大受影響。
傳統銀行業角色特殊
至於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當然與跟傳統銀行業務構成競爭;但應留意銀行還扮演著執行「貨幣政策」角度,影響經濟體系中的資金流動,明顯地這是互聯網金融機構未能取代的角色。
過份強調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增速,而忽略整個國家的經濟生態平衡,當經濟增長過熱或經濟蕭條出現時,便無法透過有效的「貨幣政策」為經濟增長進程作出調節,這樣將為經濟沫泡爆破導致長期經濟大蕭條伏下極大風險,正是昔日在8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韓國曾出現的慘況,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業規範是有其重要性及急切性。
事實上,在新時代的香港,港股漸見跟A股一樣出現一個可預期的擺動空間,以上證指數為例,主要波幅區間為3,400至3,600點,意味著低於3,400點是買入A股良機;至於當超出3,600點時,則要有止賺離場的心理準備。
論到港股,恆指自3月4日以來只有四日收低於28,000點,所以昨日收報27,960點,若有持股不少於一個月的打算,現可留意吸納合適股份。除了上述的ATMJ,若見價格已回到去年第三季或以前位置的股份,認為亦屬吸納時機。
以中國平安 (2318) 為例,於7月7日收報74.90元,為去年3月下旬水平,就是去年受疫情消息影響股價在去年最低殘的時期,單計股價回升時重上今年4月橫行區的90.00元水平,潛在升幅也超過兩成,可見後市毋須看得太淡,反映現時經已適合在港股尋寶呢!
聶振邦 (聶Sir) / 華盛証券證券分析師
證監會持牌人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風險及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並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也不構成與UTO財經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相關的各種風險因素,有需要時應先諮詢專業投資顧問意見。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對此UTO財經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