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及二○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全文於周二公佈,其中涉及港澳事務部份,除了提到要繼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及鞏固競爭優勢外,還新加入維護港澳特區社會大局穩定、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增強港澳同胞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新要求。
筆者認為,與「十三五」規劃中着重經濟及民生方面顯然有所不同,此次「十四五」規劃涉及港澳內容,較傾向從國家層面出發,關注港澳地區社會穩定和安全,以及港澳兩地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計劃。
自從去年六月爆發社會事件以來,香港社會存在各種潛在威脅和不穩定因素逐漸浮現,特別是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令中央不得不因應形勢轉變,在發展規劃上作出調整,以保障香港繁榮安定。從短期角度來說,在新冠疫情未消散,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之際,保持香港社會穩定,才能為未來香港經濟復甦保留實力。若社會持續動盪,即使疫情消失,投資者和國際企業仍會因局勢不穩而撤離香港。
從中期發展角度來說,香港社會穩定才能配合未來五年粵港澳大灣區、「雙循環」和「一帶一路」平台建設,並通過融入這些發展計劃改善自身產業結構。規劃中提出的支援特區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台,以及實現經濟多元可持續發展的表述可以看出,中央仍是對香港未來發展寄予厚望。在五中全會後首場以「中共中央」名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央官員也指出會繼續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
至於增強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這一點,實際上是針對香港年輕一代而提出,也與習主席早前在深圳表示要「增強港澳青年對國家的向心力」所呼應。筆者認為,一方面要通過宣傳令香港青年人了解現時內地發展優勢,另一方面可於大灣區內設立寄宿制度、使用香港教材,並與香港課程銜接的中小學校。
這樣一來,既可服務在大灣區內工作的港人子女,增加港人前往大灣區發展誘因,亦能令年輕一代親身感受內地生活體驗,深入了解內地社會真實一面,有利他們建立正確價值觀和國家觀念。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