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不僅奪去很多人生命,亦對全球民眾生活習慣、衛生觀念及思維方式都造成極大改變,可以說世界已變得與疫情前再不一樣。這種改變,對政府早前公佈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簡稱﹕「香港2030+」)中有關城市規劃、土地用途和空間佈局,均有很深層次影響。因此政府有必要因應市民生活習慣改變,重新審視及改進在「香港2030+」中各項發展規劃,才能令政策與時並進,達到符合後疫情時代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
從傳統思維上來說,城市規劃大多是着眼於土地利用、交通運輸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居住環境及商業辦公空間等幾個方面,來籌劃一個地區未來發展。可是隨着5G和6G技術興起,市民大眾生活習慣已經發生很大轉變,而疫情更加快社會全面網絡化及虛擬化速度,導致傳統規劃時考慮的部份社區配套設施,可能失去原來應有作用。
舉例來說,「香港2030+」中提出,未來人均休憩用地目標不少於二點五平方米。但現時大多數年輕人都少到公園運動,反而更傾向在家使用電腦、打機、網購和使用速遞服務,疫情期間的嚴格社交限制,也令民眾更加習慣「宅在家」生活模式,降低社區休憩空間及公園的剛性需求。
其次,網絡年代基本已經實現足不出戶便能閱讀各類書籍,不用去圖書館也可找到更多資料和數據,減少市民對社區公共設施的依賴。疫情後若依然按照以前規劃模式,在各個新社區內設置固定比例的公園和公共設施,是否適當值得探討,畢竟土地資源必須珍惜,應該用得其所,避免造成資源錯配。
同時,「香港2030+」設下甲級寫字樓總樓面面積目標,由約九百萬平方米增至逾一千四百萬平方米。惟遙距工作、遙距醫療及視像會議等新工作模式,於疫情期間在全球迅速興起,未來對傳統寫字樓需求相信會大幅減少。因此現時有必要對「香港2030+」設定的經濟用地供應目標進行檢討或改善,使其更符合未來經濟發展需要。須知道,每個時代社會都會出現不同轉變,如何主動學習適應轉變,並從轉變中發現新機會,才是香港社會賴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