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O財經|菲一般講股 | 聶Sir市評: 看通死亡交叉實情 九月開局順勢而行 (2019/09/02)
【UTO財經|菲一般講股|聶Sir市評】看通死亡交叉實情 九月開局順勢而行 (2019/09/02)
上周五 (8月30日) 為8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開市跟隨外圍造好,裂口高開逾300點,報26,011點,不過已是全日高位,之後升幅不斷收窄,更於下午2時後變成倒跌,最多跌167點,報25,536點,繼而才見回升,最終上升21點,收報25,724點。
總結8月,累跌超過2,050點,跌幅超過7%,5月以來表現最差;就最近五年 (2015至2019年) 8月而論,今年表現第二差 (最差是2015年累跌2,965點,跌幅超過12%)。現時恆指已在8月29日技術走勢出現「死亡交叉」(即50天跌破250線平均線),不少投資者認為是利淡訊號。
五年第三度出現
若翻查過去五年恆指圖資料,這是第三度出現,之前兩次分別見於2015年8月26日和2018年7月31日,連同今次見於8月29日,反映每年7月底至8月底,「死亡交叉」出現頻率較高,日後亦現多加留意。
參考2015年8月26日和去年7月31日分別收報21,080和28,583點,其後低位見於2016年2月12日和去年10月30日的18,278和24,540點,累跌2,801和4,042點,跌幅是13.29%和14.14%。
倘若今次跌幅相若,恆指將要再跌介乎約3,400至3,600點,就會貼近22,000點水平,理應令投資者有所戒心;但港股成交金額最近兩日卻見增加,上周五更超過870億港元,五天平均值亦見相若,並為8月22日以來最高。
利淡可先見反彈
至於窩輪和牛熊證合計佔大市成交額比例,最後兩天也見回落,於8月28日為19.26% (自8月14日以來最高),但於8月29及30日分別是17.61%和17.47%,反映投資者有趁低吸納股份意欲,短期不宜對恆指表現看得太淡。
事實上,出現「死亡交叉」後就以上的2015和2018年來看,相對出現約六個月和三個月的跌浪,但不代表期內無反彈。
從去年7月31日再跌兩天,於8月2日低見27,578點,卻在五個交易日後 (8月9日) 高見28,728點,反彈超過1,100點。而2015年8月26日出現「死亡交叉」緊接兩天後,卻高見22,424點,較8月26日低見21,060點,反彈超過1,300點。
毋須預估升或跌
更值得留意2015年實則是出現較大的反彈,從8月26日收報21,080點,至同年9月29日低見20,368點,約一個月後雖然累跌逾700點,其後卻反彈至10月26日高見23,423點,較上述低位反彈超過3,000點,而相對21,080點,亦反彈超過2,300點 (升幅約11%)。
就時點來說,2015年和今年出現「死亡交叉」皆近8月底,比2018年7月出現那次的參考性為高,倘若又是反彈約一成,恆指可較現水平高逾2,500點,屆時就處於28,000點之上。
不過若是2015年「翻版」,會是「先跌後升」,短期先要再下試25,000點水平,才見反彈至28,000點水平。因此,現時進行恆指衍生工具操作的投資者,心裡不宜預設恆指將會上升還是下跌,應當順勢而行。
確認走向再開倉
最後預測今日恆指表現,觀乎上周五美股三項主要指數升跌不一,但升跌幅度都見輕微,對恆指走勢啟示性低;至於港股夜期和恆指預託均見下跌數10點,預期今日恆指低開約50點,主要波幅區間介乎25,500至25,900點。
推斷此範圍皆因恆指牛證和熊證各自最近一檔若要全數街貨被收回,分別要上升374和下跌424點,大戶不存在刻意舞弄恆指收回任何一邊的誘因。
而最近四個交易日,較上日收市位比較,最多是升308點和跌242點,認為單日升跌逾300點機會較小,並可留意那四日平均最大升跌幅分別是164和144點,與上述預算升175和跌224點已較接近,投資者因可利用開市首15至30分鐘,確認恆指走向後,才部署以好倉或以淡倉進場。
聶振邦 (聶Sir)
證監會持牌人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