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O 財經菲一般講股,有求必應財經

【UTO財經 | 聶Sir市評】留意二萬八有阻力 把握大價股減磅時機

【UTO財經 | 菲一般講股 | 聶Sir市評 | 有求必應】留意二萬八有阻力 把握大價股減磅時機 (2019/02/04)

過去兩個交易日恆指高位均在28,000點之上,但收報卻低於此水平,並於上周五錄得下跌收市,恆指收報27,930點,微跌11點。筆者留意當日開市位已是全日最高,報28,193點,接近28,200點,參考上周四下午恆指才一度突破28,000點,即收回位為28,000點的恆指熊證已被收回,而考慮到行使位是28,200點,所以筆者認為是大戶刻意令恆指於上周五開近28,200點,試圖連剩餘價值也要令買入那批熊證的投資者近乎耗損殆盡。

認為短期難越牛熊線
事實上,於1月31日 (上周四) 恆指牛熊街貨分佈顯示,收回位介乎28,100至28,199點和28,200至28,299點的熊證街貨量分別是6.38億和5.66億份,明顯大戶存在誘因將恆指推高至接近28,300點作開市位;但實情卻連28,200點也不到,所以大戶是否有心進一步推動恆指於2月份上揚,筆者存有疑問。而現時市場關注恆指能否突破250天平均線 (又名「牛熊分界線」),現為28,444點,較上周五收市位相距514點;至於上周恆指累升361點,少於上述的514點,可見短期要突破牛熊分界線,未免有點一廂情願。

值得留意現時恆指處於去年9月底水平,最高收報27,953點 (見於9月21日),參考去年「一浪低於一浪」的走勢,於9月底倒數的兩個浪頂分別是8月29日的28,416點和8月9日的28,607點,而於去年8月30日以來,恆指未嘗收於28,500點,也可視為恆指短期難以突破牛熊分界線之另一線索。再者,筆者多次強調恆指今年1月升浪由兩大因素帶動,其一是中美貿易談判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其二是人民銀行連番出招「放水」。

恆指上揚動力恐消失
先探討前者,筆者懷疑談判會出現「暗湧」,理由是美國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普遍較預期強勁,暫未受到華府局部「停擺」影響,美國勞工部公布,非農業職位1月增加30.4萬個,數量是11個月以來最多,遠多過市場預期的16.5萬個。製造業數據亦是較預期強勁,採購供應專業協會製造業指數,出乎意料由兩年來最低水平回升,上月升2.3點,至56.6,而市場則預期下跌到54.2。筆者視為美國與中國貿易談判的籌碼增加,不排除美國在談判態度上又見變得強硬。

至於人行「放水」,截至2月1日淨投放只有800億元 (人民幣‧同下),明顯較兩周前 (截至1月18日) 的4,400億元顯著減少。隨著交稅期和春節假期將告一段落,市場銀根壓力可望減少,屆時人行沒有誘因再大力「放水」,加上就歷年金融國策安排,上半年以穩通脹為主導,並且相信中方也考慮到與美方的貿易協議一日未達成,都不能掉以輕心,自然需要預留財政實力,萬一貿易協議倒拉,仍有籌碼發動大規模刺激經濟措施。基於上述各項分析,筆者認為人行「放水」力度於春節假期後將明顯減少。

減持大價股心理準備
現時中港股市表現屬於「資金市」,所以自1月25日至2月1日港股成交金額均逾900億港元的狀況將不能維持,預期恆指進一步上升的動力不足,於28,000點的阻力偏強。今日 (2月4日) 只有半日市,加上美股有不俗的經濟數據公佈配合下,道指和標指分別僅升0.26%和0.09%,納指更要下跌0.25%,拖累在美國交易的港股預託證券錄得普遍下跌,ADR港股比例指數下跌33點,收報27,896點。

所以不排除今日港股會低開,預期主要波幅區間介乎27,700至28,100點。投資者不宜對後市太樂觀,倘若今日仍收低於28,000點,即已是連續三日出現,可確認28,000點屬短期阻力位,投資者應做好減持藍籌股及行業龍頭股之心理準備。

聶振邦(聶Sir)
證監會持牌人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