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頭號癌症腸癌標靶藥物 可減低死亡惡化風險

腸癌是香港頭號癌症,新症數目逐年上升,2014年新症個案近五千宗,以一生的機會率來計算,每21名男性有1名及每39名女性有1名會患上腸癌2,值得廣泛關注。雖然隨著醫藥技術進步,現時已有針對性的標靶藥物供第四期的腸癌個案使用,表面上該等藥物已納入安全網多年,但原來資助僅限於只有肝轉移的第四期腸癌患者,其餘並不合乎資格,2016年成功獲得政府資助的只有55人,故促請政府關注及提供實際支援予更多第四期腸癌患者。

香港頭號癌症腸癌,預防工夫要做足
內科腫瘤科專科邱宗祥醫生表示,腸癌的風險因素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如長期進食高脂高膽固醇食物、攝取纖維不足;此外,家族遺傳、肥胖、缺乏運動、吸煙、飲酒等也可能增加風險。所以邱醫生建議:「腸癌是少數可預防的癌症之一,所以除了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多做運動外,市民亦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瘜肉或腫瘤。只要做好預防工作,便能大大減低患上腸癌的風險。」現時政府資助的大腸癌篩查,首先要經過大便隱血測試,如結果呈陽性就要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如發現有瘜肉或腫瘤,第一至三期的病人大部分可以單靠手術治癒,而部份病人亦需接受其他輔助治療如電療或化療。

第四期腸癌「基因RAS無變異」患者,標靶藥物成效佳
很多人聽到癌症出現晚期轉移,都感到無藥可醫,絕路一條。實際上現今第四期腸癌(即癌細胞已擴散到其他器官)的治療發展一日千里,加入針對性的標靶藥物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案。現時個人化治療已成國際標準,因此香港政府免費為所有第四期腸癌患者檢驗RAS基因,跟據結果醫生可以選擇針對性的標靶藥物,大大提升治療效果。邱醫生表示: 「對於第四期腸癌患者,經過基因化驗為「RAS無變異」,加入針對性標靶藥物治療更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及整體存活期,於國際大型臨床研究顯示,死亡風險減低約3成,惡化風險減低約4成,縮小腫瘤機會多3倍 1。」而且,香港藥物資助制度一向參考英國標準,該類針對「RAS基因無變異」的第四期腸癌標靶藥物已於2017年3月獲英國政府國家健康及臨床卓越研究院(NICE)納入全費資助4,因此香港政府可考慮為更多有需要的第四期腸癌病人獲得有效治療的藥物資助的可行性。

關愛基金受惠人數僅佔第四期腸癌患者2.7%3,資助僅限於只有肝擴散的病人
本港每年被診斷患上第四期腸癌的患者約2000人1,但可惜於2016年成功獲得政府關愛基金資助使用標靶藥物僅55人,僅佔第四期腸癌患者中的2.7%3。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指出其原因:「受助人數少的最大原因在於關愛基金僅資助只擴散至肝臟的第四期腸癌患者,其餘患者並不可申請資助,這個準則難免令大部份患者失望,莫非唯獨只擴散至肝臟的病人才值得幫助? 現在,其餘的第四期患者需自行負擔標靶藥物,每個療程約20萬元,一般病人難以負擔。現時政府已撥出資源加強腸癌的預防,推行大腸癌先導檢查計劃,亦免費為病人化驗RAS基因讓醫生選擇針對性的標靶藥物。可是,這些使用針對性標靶藥物有高療效的患者(RAS基因無變異),很多卻因經濟理由只能使用基本化療,等同於只給予患者希望,卻不提供實際支援,讓他們面對「有藥無錢醫」的困局。故此,尹兆堅議員促請政府將關愛基金擴闊致更多適合針對性標靶治療的第四期腸癌患者,緊貼國際治療標準,妥善利用資源,幫助療效最顯著的一群,為更多家庭帶來希望,是政府及病人的雙贏方案。

用藥取態問卷調查顯示,如無資助或會放棄治療
癌症資訊網腸癌關愛組於本月進行腸癌標靶藥物用藥取態問卷調查,訪問了101名腸癌病人(佔訪問人數65%)及照顧者(佔訪問人數35%)。受訪者中,於2011年至2014年期間發病佔20%,於2011至2014年期間發病佔37%;第一至三期腸癌患者佔70%,第四期腸癌患者佔30%。第四期腸癌中,只有23%的患者曾經/現在接受標靶治療。

而當得知患上腸癌時,當中79%的受訪者對治療為生活帶來甚麼轉變感到很徬徨,73%的受訪者擔心不能負擔較好的治療。假若需要使用標靶藥物而政府沒有資助, 77%受訪者擔心不知要醫多久,未知財政上能否長久應付,有64%擔心藥費會耗盡積蓄或引致欠債,日後生活無保障,亦有三成人因負擔不起藥物會放棄購買自費標靶藥物。一旦有需要進行標靶藥物治療時,除了動用自己的積蓄(95%)及保險(32%)外,亦有2成患者會動用伴侶的退休積蓄或子女升學基金,甚至把自住物業變賣套現 (17%),亦會向親人/相熟朋友借貸(17%)。

癌症資訊網腸癌關注組代表周先生表示,所有受訪者都一致同意「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有責任為病人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將更有效的治療給予所有病人。就如第四期已擴散到肝以外的腸癌病人,如選擇加入針對性標靶治療,有3倍機會讓腫瘤縮小以延長壽命。所以政府應放寬藥物資助的條件,惠及更多第四期腸癌病人亦能獲得藥物資助。」

反觀,第2第3位常見的癌症肺癌及乳腺癌,適合使用標靶藥物的患者已全納入政府資助。以第四期肺癌為例: 香港每年新症數目約3900宗, 適合使用針對性標靶藥物的患者約1100人, 2016年獲政府資助使用肺癌標靶藥物的患者約900人(82%)3,遠比腸癌的受助人數多。

總括而言,周先生表示從問卷調查中收集的數據及他們的留言心聲中看出,一但患上第四期腸癌,無論患者本人及其家人,都會面對沉重財政及精神壓力。儘管患者及其家人能勇於面對困難,社會各界的實際支持亦不可或缺。故此,希望當局能以病人利益為依歸,人命猶關,生命無價,急病人所急,盡快資助更多第四期腸癌患者使用有效針對性標靶藥物 。

病人服用標靶藥物病情受控, 望盡快擴濶藥費資助
一位62歲的第四期腸癌病人卜女士現身說法。2011年年底她經常肚痛及糞便呈豆沙狀,在公立醫院求醫並確診為第四期腸癌,並擴散到肝及其他地方。之後做了手術及化療,但病情仍未能改善,唯有轉睇私家醫生再做手術,手術後再轉介至瑪麗醫院,因自費標靶藥物藥費高昂,未能負擔,唯有申請坊間的慈善基金資助使用標靶藥物,病情始獲得控制,淋巴腫瘤亦消失了,她說:「如沒有慈善基金資助,我老早就沒命了。」但慈善基金並不能長期資助她,而其他病人亦不像她那樣幸運能獲慈善基金資助,所以她懇求政府能盡快擴闊藥物資助範圍,讓更多有經濟困難的病人能夠得到幫助。

圖 1 & 2:(左至右) –
癌症資訊網腸癌關注組代表周先生、第四期腸癌病人卜女士、內科腫瘤科專科邱宗祥醫生、立法會議員尹兆堅先生

個人頭像照片

浩楠

Stars-hk 創辦人, 希望建立一個只談專業, 不談八卦的娛樂資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