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彤星語] 分寸與命運
每次休息的日子,我都會留一些時間,在家裡靜靜的看下書,從別人的文章中汲取人生精華,從中警示自己,激勵自己。無論是勵志、言情、推理、哲學⋯⋯好的文章一定會帶動讀者情緒,通常我會選讀一些正能量的字眼或段落加上自己的一些觀點,來分享給大家共勉。
處世哲學:分寸與命運
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心與心之間,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爭。
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重才會患得患失,覺得別人必須理解自己。其實,人要看輕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換位,才能心生快樂。所謂心有多大,快樂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
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認知去評論一個人,判斷一件事的對錯。不要苛求別人的觀點與你相同,不要期望別人能完全理解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觀點。
不要背後說人,不要在意被說。一無是處的人沒得可說,越是出色的人越會被人說。世間沒有不被評論的事,也沒有不被評說的人。
別人的嘴我們無法去控制,但我們可以抱一顆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紛擾。心靜才能聽到萬物的聲音,心清才能看到萬物的本質。
嘴上吃些虧又何妨,讓他三分又如何。人人都需要被尊重,人人都渴望被理解。水深不語,人穩不言。學會淡下性子,學會忍住怒氣面對不滿。
沈澱自己的心,靜觀事態變遷。與人相處,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讓,勿究。
當你忍無可忍時,亦勿需再忍,有時謙讓過度變成懦弱。你前期的忍讓已經贏盡一切,這是君子之風,是智慧,是美德。後期的反擊是底線,是尊嚴,是姿態,鐵骨錚錚。
「不說硬話,不做軟事」,是宋哲元將軍的一句名言。度的衡量靠自己把握,禍從口出,智者寡言。
事事不能太精,太精無路;待人不能太苛,太苛無友。懂得退讓,方顯大氣;知道包容,方顯大度。
得意時莫炫,失意時莫餒。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衰,三分靠運,七分靠己,努力過就好,盡了心就行,結果不是最終的目的,過程的體會,才是最真的感悟。
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最高境界,事實上,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就等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當這種態度成為一種習慣,你已經是一個很優秀的人!